
书法课堂 | 练字是用""米字格""还是""九
我们对九宫格、米字格等进行对比:
一对比就容易发现,米字格似乎是“为汉字而生”,从笔画到结构,都非常符合汉字书写方式。我们继续了解米字格的奥秘。米字格正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,正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,从左上角向右下角的斜线叫右斜线,另外一条叫左斜线。
那么,我们如何借助辅助线来练字呢?
1、竖中线,可用来作为写竖笔时的参照,更重要的作用是检查每个字左右是否对称,中心是否平稳。
2、横中线,可用来作为写横画时的参照,以及字的上下部分安排是否合适。
3、右斜线,主要用来作捺画、提的走向的参照;
4、左斜线,主要用来作为撇画走向的参照。
5、从整个米字格来看,一个方格被划分为八个三角形,更容易看出每一笔画的起笔、行笔、收笔,便于练习写字。
现在,大家明白米字格练书法的好处了吧?
学习书法用九宫格和米字格的不同作用:
●九宫格、米字格、田字格三种习字格子作用侧重不同。
●九宫格主要在求得点画位置.
●米字格主要在求得结构中心,撇捺的支撑,而九宫格和田字格,是很难做到.
临帖的要点
临写要三到——心到、眼到、手到,是心眼手三个方面的紧密结合。心到第一。
一般初学只有二到——眼到、手到,进步不快;顶差的只有一到——手到,甚至说一到都觉得勉强,因为他不是在“临”帖而是在“抄”帖,写的字总算是帖上有的几个字,像么,一点也不像。
“临”,眼睛看,心里想,手下写,有帖在面前,是要对着写的,所以叫“临”。我们应用的大楷簿、中楷簿,有的是九宫格(井字格)、米字格,可是恰恰帖上没有九宫格、米字格,怎么办?可以用明胶板或小玻璃,照习字簿上的格子用红色或黑色细笔打的格子,放到帖上去对临。这样,一个字的点画位置,在临写落笔前可以先仔细看一遍。过去写不好的字,架子老是搭不好的字,在格子中要特地仔细检查,一定能够把原因都找出来,从而也就能够写好那个字了。
我们在使用九宫格、米字格两种习字格子时,一定要注意,他们的不同作用。
1、九宫格主要在求得点画位置,米字格主要在求得结构中心,要写得团结紧密。
“九宫格”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一种结构构造方案,欧阳洵将之引入书法练习,取其结构的平稳性和秩序感。"九宫格"三纵、三横,形成9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单位,内部规整又相互依存组合。现在九宫格是指临习书法所用的界格纸.
2、米字格即在方格内印有米字形虚线的格,由横虚线、竖虚线和两条对角的虚线组成。米字格用于书法临摹,学习安排字的间架结构。
临写的目的,既要得“形”,又要得“神”,形神俱得,工夫才到家。九宫格、米字格可以求得“形似”,求“神似”怎么办?要“读”。读要在临帖之前,或者并不准备临写,作为专门的一课。宋人书家黄庭坚说:“古人学书,不尽临摹,张古人书于壁间,观之入神,则下笔时随人意。”元朝书家赵孟说:“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,悉知其用笔之笔,乃为有益。”他这话是有深刻体会的。三国时曹操喜爱其时大书家师宜官的书法,把它放在帐上,一有空就读。唐代大书家欧阳询,某次在路上看到索靖写的碑,已经走远了,重新回来再认真读,站得脚酸了,索性坐着,这样一连读了三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