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公告 > 无论是硬笔书法,还是软笔书法,都需要孩子掌

新闻公告

联系我们

无论是硬笔书法,还是软笔书法,都需要孩子掌


一、陪练中传授书法技艺

 

无论是硬笔书法,还是软笔书法,都需要孩子掌握执笔要领,做到书写姿势正确;学习正确的运笔方法,体会运笔的迟涩、提按、顿挫等运笔感觉,感受书写中腕、肘、指的运动变化。对照碑帖或字帖,靠眼的捕捉,手的表现写出相似的字形。

 

“临摹入门,循序渐进,初学不外临摹,临书得其笔意,临书得其间架。临摹既久,则莫如多看、多悟、多交流、多变通”。“学书之法,非口传心授,不得其精。大要临古人墨迹,布置间架,担破管,书破纸,方有功夫”。因此,书法教师必须具备工匠精神,必须具有熟练的艺术技巧,在长期的陪练过程中,让孩子逐步体会、逐步感受、逐步掌握书法技艺。

 

二、陪练中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

书法是凝固的音乐,无声的舞蹈。在陪练的过程中,让孩子们体悟笔画顺序产生的线条流动,线条流动引发的书法律动,律动的线条塑造出书法形象,字与字之间、字与行之间形成连贯的整体,鲜活的生命喷薄而出,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书法的音乐之美、舞蹈之美、生命之美。

 

在陪练中自然地融入哲学、历史、人文、艺术、民俗等相关知识,让孩子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,以艺术的养料滋养孩子们的心灵,润物细无声地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。

 

三、陪练中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

孩子在书法学习中不但可以得到健全人格的发展,还能感受书法名家书论的气概。颜真卿曰:“欲书先想字形,布置令其平衡,或意外生体,令有异势,是之谓巧。

 

”王羲之提出:“分均点画,远近相须,播布研精。”长久的练习中,让学生通过精心书写培养了专注力,教师也在陪练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底蕴。

 

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懂得了爱惜文具,学会了思考,学会谋篇布局,养成“提笔就是练字时”“意在笔先”等良好习惯,长期的训练后多数学生能锻炼出“胸有成竹”自信坚定的性格。

 

让孩子们学会用书法来消除压力、不快与烦恼,让书法成为孩子们心灵栖息的港湾;表达心理、释放创造性的冲动,提高其洞察力、理解力、表现力、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。教师在陪练中,以生命化的书法教育,培育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,最终达成“字如其人”的教育目标。

 

此外,对于一个民族来说,文字更是一种民族精神,教孩子写字就是让他们去了解、体验民族文化、民族思想和民族情感。